上海财经大学第十二届“教书育人标兵”提名奖 |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董静:教学相长,共同成长

发布者:教工部发布时间:2023-09-25浏览次数:68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教必先强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在2023年师德师风建设月期间,为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展示广大教师仁爱奉献的精神风貌,推出上海财经大学第十二届“教书育人标兵”及提名奖10位老师的系列故事,发挥榜样力量,激励引导广大教师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己任,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争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她重视实践育人,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和研究教学模式的创新,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提升教学效果,近两年课程累计评教位列全校前3%。她全心投入课程建设,建设的《战略管理》入选国家一流课程,并获得首届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称号。她强调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坚持以学术研究推动人才培养,努力使自己在战略管理、创新创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为课程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指导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她曾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先进个人、申万宏源奖教金、上海财经大学教学成果奖多项,学校第五届“教书育人标兵”、“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荣誉。

教书育人心得:教学相长,共同成长。

入校20年,董静老师始终坚守在教学科研一线,她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对工作充满热忱,在教学、科研、行政管理一线工作中勤恳认真、锐意进取。董静老师注重学生品德修养,在课程建设、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突出价值育人,着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激励学生的奋斗精神。她尤其注重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以及中国近现代革命与发展中的战略实践融入课程内容,强化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并通过大量最新案例的引入,提高学生关切国家发展的家国意识。

以课程思政为载体,立德树人

董静老师始终牢记“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使命,落实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全面覆盖,探索“三全育人”的新格局。她参与主导建设的课程曾获得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称号,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称号、学校第三届课程思政案例奖等。此外,她还负责《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编制工作。她负责建设的《战略管理》课程,于2023年获得“国家一流混合课程”,于2018年入选上海高校优质在线课程,并连续获得智慧树网“本科高校专业课程TOP100”、“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精品课程”等荣誉,通过这门课程,她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企业社会责任、商业伦理、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与课程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春风化雨般地传道受业、培养学生。她建设的《Strategic Management》国际在线课程也已经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面向海内外运行。董静老师强调,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贯穿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重要工作,她会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进一步提升。


以成果凝练为抓手,提升教学

董静老师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创新,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提升教学效果。在个人层面,她以研究型和实践型教学模式为基础,探索的教学成果“工商管理类课程递进式实践型教学模式研究”,于2014年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学院层面,董静老师统筹设计和系统推进“教学质量保障和可持续改进体系建设”、“以‘数智商学’内核,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教学创新”,均获得2022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董静老师敏锐把握教学成果建设的目标、导向和手段,抓住教学工作中的痛点,挖掘教学成果建设的亮点,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团结建设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教学团队,稳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她全情投入的教学态度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得到了良好的教学成效,近两年本科教学效果校内排序均在前3%。


以立体化培养为理念,助推成长

董静老师坚持以学术研究推动人才培养,努力使自己在战略管理、创新创业领域的科学研究为课程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她坚持指导学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累计指导学生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3位博士生获得全国高校博士论坛一等奖、10篇本科生学位论文和2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学校优秀毕业论文。多年来,她热心指导学生团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案例大赛、模拟大赛等,获得多项成绩和荣誉。董静老师的学术研究工作主要围绕创新创业展开,2012年她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8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此外,董静老师还非常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通过以老带新、集体备课、每周研讨等方式强化团队能力,带动团队进步。


【学生说】

2014年,我参加上海财经大学暑期夏令营,首次当面聆听董老师讲座,记得当时董老师谈对企业战略的研究心得,谈梳理和参与过的企业案例,谈指导学生如何研究风险投资及创新创业。讲座使我沉浸在董老师的儒雅渊博风范之中,高山仰止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我一路追随,坚定的选择来财大读书,选择董老师做我的导师。2017年,经过董老师两年的悉心指导,我不仅收获了硕士学历,更燃起了攀登学术高峰的斗志,选择继续跟随董老师读博士。读博之路异常艰辛,更需要时常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类困难。每次与董老师交流,都能感受到她思想的深邃与睿智。董老师总像灯塔,照亮我前进的道路,更像港湾,赋予我温暖的关怀及源源不断的能量。

——商学院2015级硕博连读生 赵策

 

初识董老师是在通过夏令营选拔的那个夏天。官网介绍页面上的优雅笑容,让我从那时开始便坚定了要跟随董老师的决心。开学后在战略管理的课堂上,更深深被董老师睿智的思考、丰厚的知识储备和循循善诱的引导所折服。在师门组会上,董老师又是无比平易近人但同样要求严格,不仅给我们学术研究指出关键性问题,更耐心帮我们梳理逻辑,找出突破点。

——商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 刘书睿


来源:商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编辑:党委教师工作部(人才工作办公室)

何迎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