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第十三届“教书育人标兵”| 会计学院薛爽:教泽如润,行研致远

发布者:教工部发布时间:2025-09-10浏览次数:10

    【编者按】“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在我们校园中,就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以理想信念指引方向,以道德情操浸润心灵,以扎实学识启迪智慧,以仁爱之心守护成长。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不仅在讲台上传授知识,在坚守中播撒希望,更在平凡中诠释伟大。值此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推出上海财经大学第十三届“教书育人标兵”10位老师的系列故事。谨向每一位辛勤耕耘、倾情付出的教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薛爽老师现任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博士毕业来校任教,至今从教22年,先后获得上海市申万宏源奖教金特等奖、校级教学奖励基金一等奖、校“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她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使命,通过思政引领将价值观塑造与职业操守教育融入专业课程;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在生活中关怀学生,实现全方位育人。



教书育人心得: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 强而弗抑,学思践悟:本科育人实践

薛爽老师在本科教学中秉持强而弗抑的理念,注重引导式教学而非知识点灌输。她的本科教学排名曾进入全校前2%,优秀的教学质量获得学生广泛认可。

她敏锐观察到,多数本科生因长期应试教育形成了对“标准答案”的执念因此,她在新生第一节课中便明确引导:在经管实践中,绝大多数时候找不到所谓的正确答案——现实决策需面对复杂且动态变化的约束条件,解决方案必须因时因地制宜。基于这一认知,她的教学目标不是学而能考,而是学而能用——让理论融于思、见于行。

课程建设方面,薛爽老师建立了以《公司财务》和《会计学》为核心的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为响应通识教育改革的需求,她在学校通识课程尚不完善的阶段,率先开设新生研讨课《会计与资本市场》和通识课《财富与人生——生活中的财务管理》,引导初入校门的大学生了解会计作为一门商业语言如何向利益相关者传递信息,系统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实现专业基础与通识教育的有机融合。

20259月,会计学院迎来第一届审计专业本科生。作为审计教研室主任,薛爽老师在过去两年扎实推进筹备工作,积极参与师资引进、培养计划制定以及课程建设等,推动审计教师团队将作为国家监督体系的财会监督更好融入审计课堂,以及在教学计划中融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审计方法等,确保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为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奠定基础。



  • 开而弗达,启思致远:研究生育人实践

薛爽老师在研究生教育中更强调开而弗达,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创新力。她宁愿投入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讨论和思考,而非直接给予答案。为让学术研究扎根实践,她坚持带领学生深入证券交易所和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市场和企业关心关注的问题。同时,为推动学术研究与国际前沿接轨,她积极倡导并支持学生参与国际学术活动。近5年,已有3名博士生在她的帮助下获得赴境外交流的机会,显著提升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薛爽老师的指导为学生们的学术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2023年和2024年她各有一名博士生毕业,这两名学生均荣获上海财经大学学术之星提名奖,其中一名博士生还荣获普华永道年度最佳论文奖及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称号。2024年,她指导的一篇硕士论文也荣获上海市优秀论文奖。近五年毕业生的6名博士中1名入选财政部高层次财会人才培养计划,1

入选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1名破格晋升副教授,另1名同学继续博士后研究,获得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支持。



  • 扎根中国大地做研究,服务社会与人才培养

薛爽老师认为,高质量教学离不开扎实的科研支撑。近年来,她主持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已完成的3项中,1项获评优秀,2项获评特优)和14个省部级课题,在国内外会计学权威期刊发表50多篇高质量文章。她坚持科研反哺教学、赋能人才培养,注重将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例如,将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成果系统融入课程设计,引导学生理解企业社会责任与长期价值创造的关系,培养其可持续理念与长期主义精神,实现科研、教学与育人的深度融合。

在薛爽老师看来,学者的价值不仅在于学术探索的突破,更在于研究成果能真正服务实践、推动行业发展。相比在权威期刊发表论文,研究成果获得实务界的积极反馈与应用也是令她十分欣慰的事。2022年她与学生的合作论文《科创板IPO审核问询回复函与首发抑价》在《管理世界》发表后,第一时间收到来自实务界的认可:一位深交所的上市公司监管员长期以来为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低下所困扰,她发现该论文提供的框架和方法非常实用,马上将其分享给所监管的上市公司董秘们,用于指导信息披露质量的提升。2023年,她与学生合作发表的另一篇文章《基于业绩承诺的商誉减值足额计提了吗》进一步将学术研究与行业痛点结合,文中提出的商誉减值判断标准与实操建议得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普华永道的采用,为资本市场会计实务规范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些来自实务界的积极回响,正是她坚持科研服务社会”理念的生动印证。



  • 学以致知,行以致远:千企调研启真知,知行合一促成长

薛爽老师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强调财经专业的学生需践行“知行合一”。2024年学校启动“千企调查”项目,薛爽老师作为专家委员会委员,全程参与问卷设计,并利用暑假带队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调研中,她鼓励学生积极与企业管理人员对话,坚持每日复盘总结、集体研讨,最终完成调研报告。这一过程使学生不仅获取问卷数据,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话与追问,深入了解行业特性、企业核心竞争力及现实挑战,实现了从纸上谈兵到实践赋能的能力提升。

  • 初心如炬,行而不怠:专业服务社会,融入时代大课题

薛爽老师积极以专业服务社会。受学校委托,2014年至今每年到上海市敬业中学为高中生开设财经启蒙教育课,同时指导该校学生在上海市科创大赛中屡屡获奖,将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向基础教育辐射赋能。

薛爽老师始终将自己的工作融入时代的大课题。2022年以来,她承担的5个财政部课题聚焦三大方向:回应国家重要发展战略需求、破解注册会计师行业痛点问题、构建学科自主科学体系。为此,她和团队师生深入监管机构、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及企业一线进行数十次调研,确保研究成果既立足实践又服务大局。

凭借在专业上的深厚积淀,她于2024年入选首届财政部可持续信息披露咨询专家。同年两次接受央视财经频道采访,充分展现一名学者服务国家战略、回应时代需求的使命担当。

22年躬耕教坛,薛爽老师以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为育人圭臬,围绕自己的研究专长,形成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她以科学研究反哺教学,创新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打破应试思维桎梏;践行知行合一,培养出众多学术新秀与行业精英;更将专业智慧辐射至中学财经教育、国家政策咨询及媒体科普领域,彰显了当代学者经世致用的担当。

来源:会计学院

编辑:党委教师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