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第十三届“教书育人标兵”提名奖| 经济学院王昉:汲史海之慧泉 育时代之新火

发布者:教工部发布时间:2025-09-10浏览次数:10

    【编者按】“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在我们校园中,就有这样一群教师——他们以理想信念指引方向,以道德情操浸润心灵,以扎实学识启迪智慧,以仁爱之心守护成长。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不仅在讲台上传授知识,在坚守中播撒希望,更在平凡中诠释伟大。值此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推出上海财经大学第十三届“教书育人标兵”10位老师的系列故事。谨向每一位辛勤耕耘、倾情付出的教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讲席教授王昉从教21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铸魂育人始终不忘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带领学院入选上海市“三全育人”示范学院、上海市“教育先锋号”以及上海市首批“课程思政建设领航学院”。她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见证了青年学子在经济思想史领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成为学科发展的新生力量。她的讲台,是践行立德树人的实践沃土;她的言行,是“教学相长”在新时代的生动注脚。


育人心得:“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树人立心,践育人使命于实践沃土

2015年起,王昉老师连续十年担任本科生“人生、学业、生活”导师,通过谈心谈话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业规划、职业选择和人生方向上的困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在担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期间,她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打造了“书记面对面”“我在经院第一课”“校友双师同堂”“毕业生党员最后一堂课”等特色平台,有效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和使命担当意识。同时,她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带头学习、研究并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精心准备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思想”“共同富裕与新中国城乡关系”等主题党课,以其深刻的见解和生动的案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党的百年奋斗史,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从而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在她的引领下,经济学院先后荣获上海市“三全育人”示范学院、上海市“教育先锋号”等荣誉称号。学院团委获得“全国活力团支部”“上海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表彰。


经史铸魂,答时代之问于课程深处

王昉老师长期扎根在教学一线,以课堂作为育人主阵地。她积极探索“两史”课程的教学创新,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升课程育人质量。作为“课程思政”的探索者,王昉老师从“理论自信、文化传承、国情教育、社会责任”四个维度出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自然地融入经济学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她主讲的本科生课程中国经济思想史入选上海市重点课程和校一流本科课程,研究生课程中国现代经济理论史研究入选校重点课程。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在中西比较、古今互鉴中建立对话,鼓励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面向未来的思想智慧。

 

她带领学院成功入选上海市首批“课程思政建设领航学院”;发起创办了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经济学院长论坛,推动上海高校经济学思政课程建设共同体的形成。此外,她推动成立了经济学课程思政案例教研中心,组织教师开发具有财经特色的课程思政案例,率先在本科生课程中探索开发“富财经特色、融上财精神、传匡时文化”的课程思政案例,为老师们提供了优秀的示范。深谙经济学课程特质,王昉老师成功探索并构建了一套以课程思政案例为基础、可量化评估、可复制操作的高质量课程思政建设模式。

王昉老师坚持将教材编写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根基教点。作为副主编,她编写的《中国经济思想史》是国内第一部贯通古今的中国经济思想史教材,目前已出版六版,先后入选“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两次荣获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入选首批上海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此外,她目前还担任新时代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副主编,并主持编写了《中外经济思想比较》教材。


薪火相传,兴学科文脉于史鉴长河

我们这门学科是‘小而美’的学科,你们终将发自内心爱上它”,王昉老师认为,对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坚守,既是对中华文化根脉的自觉传承,更是对学科薪火相传的使命担当。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经济思想史”团队的第三代成员,王昉老师始终围绕厚植文化根基、坚定学术信仰、践行立德树人的目标,注重学术旨趣和研究能力的系统培育,引导学生以“两个结合”为指引,对中国经济思想史进行传承创新。

经济思想史的学习和研究,更需要学术定力与信仰支撑。”王昉老师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差异化的引导:面向本科生和硕士生,她强调既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济智慧,又要帮助他们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立场与分析框架,推动学生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和学术认知水平,建立起面向未来的思想根基。面对博士生,她则更加注重以史料训练夯实研究基础、以理论工具提升分析能力、以问题意识贯穿学术全过程,聚焦中国经济思想史中的重要命题进行研究。无论是分享收获新发现的喜悦还是倾诉科研推进慢的失落,学生们都会收获王昉老师细致耐心的指导和温暖有力的鼓励,让学生们领略到了学术研究的魅力,学习到了严谨与认真的精神,更坚定了他们钻研这门“冷门绝学”的决心。

在其精心培育指导下,她的学生合作研究论文发表于《中国经济史研究》《财经研究》等权威期刊,2部著作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为中央部委撰写了多篇内参报告;学生先后荣获全国经济学博士生学术创新论坛优秀论文奖、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优秀学术成果奖,上海财经大学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和奖项。毕业的博士生任职于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其中,两位学生进入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工作,在军事院校从事经济思想史相关的教学与研究。这些学生已经逐渐成长为中国经济史学领域的新生力量,为学科的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在王昉老师眼中,经济思想史的育人意义不仅在于专业层面,更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扎根中国、放眼世界的历史感与责任感。王昉老师二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坚定不移地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创新的教学方法、高尚的师德风范和深沉的文化情怀在教学一线深耕不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经济学人才,为经济思想史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守正与创新注入了生生不息的鲜活力量。


来源:经济学院

编辑:党委教师工作部(人才工作办公室)